手机浏览中华净水器网2017-12-22 浏览数:
中国社科院—国家***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今天发布的《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: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》指出,应加强研究中国降水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;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涝灾害,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。
中国社科院—国家***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今天发布的《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: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》指出,应加强研究中国降水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;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涝灾害,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。
报告指出,随着全球性资源危机的加剧,水资源从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,正变成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。水安全问题既是资源问题,更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。
水安全是指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过程不受破坏或严重威胁,其水质水量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,同时国家利益不因洪涝灾害、干旱缺水、水质污染等造成严重损失的状态。水安全体现了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紧密联系,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大局,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安全观。
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资源。研究水安全战略问题,需要研究大气降水特点和变化。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6毫米,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,比全球平均年降水量(813毫米)少23%,比亚洲平均年降水量(827毫米)少24%。从降水资源总量看,全国陆地年平均降水资源总量约为6万亿m3,在世界上属于降水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之一,人均降水资源量约为4343 m3/人,仅为全球人均降水资源量的28%,为亚洲的68%,远远低于美国、加拿大、俄罗斯和巴西等国。从空间上看,我国降水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,空间差异巨大,北方地区降水资源较为贫乏,南方地区降水资源相对丰富。
报告还指出,50余年来,我国降水时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。上世纪80年代,长江流域多雨;上世纪90年代,雨带南移;2000-2008年,雨带北移到淮河;2009年以来,雨带进一步北移,淮河和华南进入少雨期,华北地区降水有所增加。
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,全国年暴雨日数和暴雨站数都呈现逐年增加趋势,局地突发性大暴雨事件明显增多。而有些地区持续无雨或少雨日数变多,局地阶段性严重干旱发生频次增加。监测显示,中国的干旱范围已经由传统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向湿润地区扩展。预估结果表明,未来10年中国降水量总体略有增加,降水增加较多的地区主要在西北、华北和东北地区。降水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地表水资源量,可缓解生产生活用水压力,有助于北方江河径流和湖泊及水库蓄水量的增加,也可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。同时,也应认识到,降水的增加对这些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,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,也不能改变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总体局面。同时,雨带北抬,南方地区降水、气温变化引起的干旱、高温、热浪,会增大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用水量,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水资源的紧缺。
由此可见,我国未来的旱涝形势日益复杂,区域特征更加明显,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,因此未来中国水安全问题将会日益严峻,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应对。
本文二维码
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微信公众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净水器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净水器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净水器产品知识。
喝了十几年的自来水了,都没事,没必要装净水器,浪费钱!这是大多数农村人的思想观念。你知道桶装水的保质期吗?没开封的,可保存一到两个月,但拆封后最多就10天,因为空气进入滋生细菌。[详情]
返回品牌首页返回资讯动态首页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本文地址:https://gaojiasuo.co.chinajsq.cn/news/itemid-59894.shtml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中华净水器网
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...
公司名称:北京高加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加盟电话:***-668…获取联系电话
免费加盟热线: